1、控制好污泥烘干溫度。溫度過高:一是有機質損失較大;二是冷卻時間長,影響產量,短時間物料溫度降不下來,包裝后放置時易發生污泥燃燒現象。
2、 嚴格控制投料量。根據烘干設備的烘干能力控制投料量,使成品水分符合要求。對于本工藝所采用的生產設備,以生產10 噸/小時成品的投料量較適宜。
3、 控制混料攪拌時間和攪拌過程中的加水量。一般情況下攪拌5 分鐘,足以使物料混合均勻,同時物料還可吸收_水分,利于造粒。攪拌過程中加水是污泥有機-無機復混肥不同于其它復混肥造粒過程的特點之一,首先是污泥 吸水速度較慢,到造粒機內再加水影響造粒速度;二是污泥粉碎后較輕,在攪拌和輸送過程中易產生較大粉塵,而且在空氣中懸浮不易下沉,造成工作環境較為惡 劣,為此所采取的辦法是在攪拌過程中加15%左右的水。經過檢驗該方法較為有效,_了工作環境,同時使生產工藝較為流暢。
4、 控制好造粒過程中的加水量。由于在攪拌過程中已加了一部分水,因此在造粒過程中_控制好噴水量。噴水過大,易產生大球,同時使烘干負荷增大,產量降低; 噴水量小,成球率低,次品增多。還有由于污泥有機-無機復混肥在烘干過程中二次造粒作用較小,因此在造粒時_將成球率控制在80%以上;同時停留時間不 宜過長,防止尿素在造粒機內溶解形成大球和粘壁。
5、 嚴格控制烘干溫度。一般進口溫度在400-500℃,出口物料溫度以不_70℃為易。溫度偏低烘干效率低,成品水分超標;溫度偏高,影響成品質量,浪費原料(主要是尿素)和能源。
6、 控制返料比。本生產工藝返料比經過這幾年生產實踐總結的經驗是返料以不_25%為易。